歐盟27國氣候部長經過一夜協商,正式同意在204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減少90%,並允許最多5%的減量目標可透過國際碳權抵換達成,未來甚至可能擴增至10%。此舉在COP30前維持歐盟團結,但也被視為降低了內部去碳化的力度。
-
🎯 核心目標: 2040年減排90%,為2030年減排55%與2050年淨零之間的重要中繼目標。
-
🌍 彈性機制: 可使用5%國際碳權,未來審查可能增加至10%,實際國內減排約85%。
-
⚙️ 產業與區域分歧: 東歐與中歐國家(如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反對激進減排,擔憂損及競爭力與能源安全。
-
🏭 產業影響: 新目標將牽動碳排交易系統(ETS)改革、碳移除機制與潔淨能源補貼政策,並延後碳市場啟動至2028年。
-
💰 投資與風險: 對企業與投資人而言,長期方向更明確,但碳權使用增加將導致品質與透明度不確定性上升。
“設定氣候目標不只是數字選擇,而是關乎歐洲經濟與安全的政治決定。”
— Lars Aagaard, 丹麥氣候部長
此協議確保歐盟以統一立場出席巴西COP30,但同時顯示高氣候雄心與經濟現實間的張力。未來十年將決定「彈性」是強化歐盟氣候領導力的助力,還是削弱綠色新政動能的轉折點。
3.🌱全球產業聯盟呼籲GHG Protocol承認再生氣體憑證:邁向COP30的減碳關鍵
超過30家全球製造與能源企業聯署致函《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GHG Protocol),要求其正式承認再生氣體(Renewable Gas)憑證與市場化工具,如「來源保證(Guarantees of Origin)」與「永續性證明(Proof of Sustainability)」等,納入新版標準。該聯盟由 Let Green Gas Count 運動主導,旨在於COP30前促進生質氣與生物甲烷的投資與全球認可。
-
🌍 政策呼籲: 要求 GHG Protocol 發布臨時聲明,允許企業以認證再生氣體購買行為計入減碳成果。
-
⚙️ 主導機構: 由 Eurogas、歐洲生質氣協會、美國生質氣協會共同協調。
-
🔥 目標族群: 鋼鐵、食品、運輸、能源密集產業——這些領域電氣化困難,再生氣體是可行的短期減碳路徑。
-
💬 關鍵引言:
“歐洲產業需要一套能反映現實的碳盤查標準,並承認再生氣體對減排的重要作用。”
— Andreas Guth, Eurogas 秘書長 -
🏭 企業聲明:
-
Tata Steel Nederland 表示生物甲烷是鋼鐵業減碳關鍵,但 GHG Protocol 不承認此憑證構成障礙。
-
Pernod Ricard 強調生物甲烷可閉合循環、再利用副產品。
-
Volvo Trucks 認為明確的市場工具認可將加速產業與運輸減碳。
-
-
📈 國際趨勢: 根據 IEA《2025生質氣與生物甲烷展望》,全球自2020年以來已推出逾50項促進政策,但目前僅使用了約5%的可持續潛力。
-
⏳ 行動訴求:
-
GHG Protocol 須發佈臨時聲明承認再生氣憑證。
-
將「來源保證」與「永續性計畫」納入新版標準。
-
加速修訂進程,減少投資不確定性(新版預計2028年發布)。
-
隨著巴西 COP30 臨近,此呼籲反映產業界對全球碳盤查規則現代化的迫切需求。若GHG Protocol及早回應,將有助再生氣體市場擴張、增強投資人信心,並成為難減產業邁向淨零的關鍵推手。
4.🌳IKEA 投資1.08億美元於巴西森林復育 以自然碳移除推動氣候行動
Inter IKEA 集團宣布投資 1.08億美元(1億歐元) 啟動其首個全球森林碳移除計畫,選址於巴西的大西洋森林(Atlantic Forest)生態區,與 BTG Pactual Timberland Investment Group(TIG)合作復育並永續經營 4,000公頃退化土地。此計畫旨在結合碳吸存、生物多樣性保育與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成為自然基碳移除的示範標竿。
-
🌱 投資規模: 全球碳移除承諾資金總額1億歐元,首階段於巴西啟動。
-
🌳 合作夥伴: 與 BTG Pactual TIG 攜手進行復林、保育與FSC認證商業林經營。
-
🌏 碳效益: 計畫將透過植林與土壤碳儲存產生可量化減碳成果,並創造在地就業。
-
🏞️ 環境意義: 巴西大西洋森林原覆蓋130萬平方公里,如今僅剩13%,該計畫將恢復部分退化牧地並長期管理生態系。
-
🧩 社區治理: 獨立顧問小組(含 NGO Apremavi)將監督生態、碳吸存及社會影響成效。
-
🌍 氣候目標: IKEA 承諾2030年前將全價值鏈碳排減半,2050年達成淨零,並擴大自然碳匯投資。
“我們希望示範商業林業、保育與復育可共榮共存,並為氣候、自然與人類帶來正向價值。”
— IKEA全球原物料主管 Ulf Johansson
IKEA 的森林投資不僅是碳補償行動,更是企業在供應鏈與土地治理上整合「碳金融+生態復育+社會共益」的新模式。此案為企業如何將永續資本投入實體復育提供具體範例,並呼應《巴黎協定》第六條及聯合國「生態系統復原十年」的全球行動方向。
5.💧AWS亞馬遜全美擴大再生水使用 年節省5.3億加侖飲用水邁向2030「水資源正向」目標
Amazon Web Services(AWS)宣布將再生水使用範圍從24座數據中心擴大至全美超過120座,每年可節省約5.3億加侖飲用水(相當於800座奧運規模泳池),助力Amazon於2030年前達成「水資源正向(Water Positive)」目標。截至2024年底,AWS已完成該目標的53%。
-
💧 規模擴大: 全美120+資料中心使用再生水,節水規模5.3億加侖/年。
-
🔁 循環模式: 與市政水務單位合作再利用處理後廢水作為冷卻用途,減少對飲用水資源的依賴。
-
⚙️ 技術運作: AWS多數數據中心全年使用氣冷系統,僅在高溫期使用需水的蒸發式冷卻;再生水成為可持續替代方案。
-
🏜️ 區域意涵: 面對美國西南部水資短缺壓力,此舉有助AWS在地方審批與永續合規上的韌性。
-
🌿 永續願景: AWS承諾2030年「水資源正向」,意即回補社區水源多於企業自用;並與TNFD與CSRD自然資本揭露框架接軌。
-
💬 影響層面:
-
對投資人:為科技業在水資管理上樹立可衡量的ESG成效典範。
-
對政府與公部門:提供公共—企業合作模型以強化城市基礎水資韌性。
-
隨全球水資源競爭加劇,AWS此擴展行動標誌著從「減少損耗」走向「回饋社會資源」的轉變。其跨界合作模式可能成為大型數位基礎設施業者邁向生態正循環的標竿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