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最新消息
- ESG 國際新聞週報
- ESG 國際新聞週報 9/24 - 9/30
ESG 國際新聞週報 9/24 - 9/30

1.中國首次提出絕對減排目標,2035年溫室氣體將下降 7%-10%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聯合國氣候峰會透過視訊演說,宣布中國首次設定「絕對減排」目標:到 2035 年,溫室氣體排放將比峰值下降 7%-10%。此外,中國也提出到 2035 年風能與太陽能裝機容量達 3,600 吉瓦(2020 年的六倍)、非化石能源佔比超過 30% 的新目標,並擴大碳排交易市場及新能源車普及率。
然而,氣候組織對此表示失望,指出中國現有政策已足以達成該減排幅度,缺乏額外積極性,遠低於澳洲(62%–70%)與瑞士(65%)等國的 2035 承諾。中國目前佔全球近 30% 排放量,仍是最大排放國。
重點摘要:
-
首次絕對減排承諾:2035 年排放較峰值下降 7%-10%。
-
能源轉型:風光電裝機達 3,600 GW;非化石能源佔比 >30%。
-
其他目標:森林蓄積量 >240 億立方米、新能源車成為主流、碳交易擴及高排放產業。
-
國際反應:被批評「缺乏雄心」,低於其他先進經濟體水準。
-
習近平強調:中國「有決心、有信心」履行巴黎協定承諾,但需國際合作支持。
「雖然一些國家背道而馳,但國際社會應堅定方向,推動各國落實 NDC,為全球氣候治理注入正能量。」——習近平
2.微軟攜手瑞典 Stegra 推進近零碳排綠色鋼材,導入數據中心供應鏈
瑞典綠色鋼鐵新創 Stegra 宣布與微軟簽署兩項合作協議,推動低碳鋼材在數據中心營運中的應用。Stegra 成立於 2020 年,利用綠電製氫還原鐵礦石,並全程使用 100% 可再生能源供能,使碳排放量較傳統煉鋼減少高達 95%。
第一份協議是從 Stegra 位於 Boden 的工廠供應低碳鋼材,經由供應商加工後用於微軟數據中心設備;第二份協議則建立「環境屬性憑證(EACs)」制度,將減排價值與實體鋼材分離,避免雙重計算。購買鋼材的客戶不得主張可持續性聲明,碳減量價值則歸屬於微軟,並計入其減碳目標。
Stegra CEO Henrik Henriksson 表示,這是「非傳統夥伴關係推動可持續轉型」的案例;微軟首席永續長 Melanie Nakagawa 則強調,雖然最終目標是直接採購低碳鋼,但在短期內透過憑證協議可傳達市場需求、支持融資並加速全球產能。
-
低碳鋼材供應:Stegra 鋼材碳排放比傳統工藝少 95%。
-
數據中心應用:鋼材由供應商加工成微軟設備零件。
-
環境屬性憑證(EACs):將減排價值與鋼材實體分離,避免雙重計算。
-
策略意義:短期利用憑證達成減排,長期推動低碳鋼主流化。
-
延續投資:建立在微軟 2023 年透過氣候創新基金投資 Stegra 的基礎上。
「當實體供應尚不可行時,EAC 協議展示了如何透過可信市場機制實現減排,並同時發出需求信號,加速全球低碳鋼生產。」——微軟首席永續長 Melanie Nakagawa
3.歐盟森林砍伐法(EUDR)恐再延後一年,因 IT 系統承載風險
歐盟執委會擬將《歐盟森林砍伐法》(EUDR)實施時程再度延後一年,理由是現行 IT 系統無法承受龐大數據交易量。該法原先要求大型企業於 2024 年底遵循,微型與中小企業則於 2026 年 6 月起適用,但去年已延後一次。
EUDR 於 2021 年提出,目標是禁止棕櫚油、牛肉、木材、咖啡、可可、橡膠與大豆等主要商品,以及皮革、巧克力、輪胎、家具等衍生品進入歐盟市場,若其生產涉及 2020 年後的森林砍伐。企業必須建立盡職調查系統,追溯產品至生產地塊,並確保符合原產國法律。
執委會委員 Roswall 在信中指出,若貿然上線,IT 系統恐嚴重延遲或癱瘓,甚至影響歐盟與第三國的貿易流動。她強調 EUDR 對全球森林保護至關重要,但必須確保執行環境成熟,因此建議再延後一年,以避免執行困難與市場不確定性。
-
再度延後:EUDR 可能延後一年上路,繼去年延期後再遇阻礙。
-
涵蓋範圍:棕櫚油、牛肉、木材、咖啡、可可、橡膠、大豆及衍生品。
-
企業義務:追溯產品至生產地塊,證明無涉 2020 年後砍伐。
-
問題核心:IT 系統無法處理龐大交易,恐導致長期中斷與貿易受阻。
-
官方立場:承認法規重要性,但需更多準備時間確保落實。
「若系統無法支撐,將很可能導致不可接受的延遲或長期中斷,進而影響立法目標與國際貿易。」——歐盟委員 Jessika Roswall
4.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公布 4,000 多家需遵循新氣候揭露法的企業名單
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RB)公布一份涵蓋 4,160 家美國企業 的名單,要求這些企業遵循新通過的氣候揭露法案 SB 253 與 SB 261,強制揭露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其中部分企業還需申報價值鏈溫室氣體排放。此舉將使美國大多數大型企業(包括標普 500 成分股)納入披露範圍,成為全美最嚴格的氣候資訊揭露制度之一。
兩項法案於 2023 年經州長 Newsom 批准,並於 2024 年 10 月正式生效:
-
SB 253:營收逾 10 億美元、在加州有業務的企業,必須揭露 範疇一與二(直接與能源相關)以及 範疇三(供應鏈、員工差旅、採購、廢棄物與用水等)排放。
-
SB 261:營收逾 5 億美元 的企業,需揭露 氣候相關財務風險 與因應措施。
實施時程:
-
2026 年起揭露 範疇一與二 排放(涵蓋前一會計年度)。
-
2027 年起揭露 範疇三 排放。
-
2026 年 1 月 1 日前 發布首份氣候風險報告。
在名單中:
-
約 60%(2,503 家) 位於加州以外。
-
2,596 家企業 須同時遵循 SB 253 與 SB 261。
-
1,564 家企業 只需遵循 SB 261。
CARB 強調,這份名單屬於初步版本,可能遺漏部分需揭露的企業,因其以 2022 年 3 月的數據為基礎;即使未被列入,企業仍有責任遵循法規。若母公司已提交報告,部分子公司則可獲豁免。
-
涵蓋範圍廣:超過 4,000 家美企,含大部分 S&P 500。
-
法規內容:SB 253 聚焦碳排放揭露;SB 261 聚焦氣候風險揭露。
-
分階段實施:2026 起揭露 Scope 1、2;2027 起揭露 Scope 3。
-
影響深遠:將比 SEC 氣候揭露規則更具影響力。
-
名單限制:初步版,責任仍由企業自行承擔。
「即便名單未涵蓋所有受規範公司,企業仍有責任依法揭露其排放與風險。」——CARB
5.歐盟延後提交 2035 減排目標,但承諾 COP30 前確定新承諾
歐洲理事會發布「意向聲明」,承諾將在 11 月巴西舉行的 COP30 前,正式設定 2035 年溫室氣體減排目標。雖然未能在巴黎協定規定的 9 月底期限前提交,但聲明指出,減排幅度將介於 2019 年基準的 66.25% 至 72.5% 之間。
此次延宕與歐盟成員國對《氣候法》修正案仍存分歧有關,特別是 2040 年減排 90% 目標 及其靈活性設計,例如:
-
是否允許 2030 年後透過《巴黎協定》第六條使用 國際碳權。
-
是否允許高碳產業在 EU ETS 內使用 國內碳移除 抵銷難以減排的排放。
-
部分產業是否能獲得 部門彈性目標。
目前各國立場分歧:丹麥、西班牙、盧森堡、荷蘭等支持 72.5% 的高標目標,與 2040 年 90% 線性軌跡一致;波蘭、義大利、捷克、匈牙利則偏向低標,甚至傾向以範圍而非明確數字提交。
丹麥氣候能源部長 Lars Aagaard 表示,雖然尚未完全定案,但 27 個成員國已共同支持此意向聲明,將以「統一聲音」在聯合國表達歐盟的決心。
-
意向聲明:2035 減排 66.25%–72.5%,COP30 前正式確立。
-
背景爭議:與 2040 年 90% 減排目標、國際碳權與 ETS 彈性設計有關。
-
內部分歧:北歐與西歐推高標,東歐與南歐傾向低標或彈性範圍。
-
戰略意義:NDC 更新對全球氣候治理具示範效果,影響 COP30 談判。
「今天,27 個成員國共同支持 EU 的 NDC 意向聲明,展現了我們推動全球氣候行動的意志。」——丹麥氣候能源部長 Lars Aaga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