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國際新聞週報 4/22 -4/28

April 29,2025
Copy of Green and White Minimalist Earth Day Instagram Post-3
1.🇻🇳 樂高在越南啟用第六座工廠 成為迄今最永續的生產基地

樂高集團(LEGO Group)宣布越南南部新廠「LEGO Manufacturing Vietnam」正式開幕,投入10億美元建設,標榜為「至今最具環保永續性的工廠」。

📌 重點亮點:

✅ 預計2026年達成 100% 再生能源供電
✅ 全廠安裝12,400片太陽能板+首創大型電池儲能系統
✅ 五棟建築中,兩棟獲 LEED 白金認證,三棟獲金級認證
✅ 成為樂高首座「全面以紙袋取代塑膠袋」包裝積木的工廠
✅ 設定目標達成「零廢棄物填埋」

📣 樂高集團CEO Niels B Christiansen 表示:
「這座先進的新工廠體現了我們對永續成長與創新的承諾。」

📣 營運長 Carsten Rasmussen 補充:
「首次採用電池儲能與電力購買協議,不僅對樂高是創舉,也為越南企業樹立新標竿。」

此舉呼應樂高加速擴大再生能源使用的全球戰略,並強化亞太地區的產能布局。


2.🇺🇸 美國對東南亞太陽能產品徵收最高 3,521% 關稅 SolarBank強調供應鏈優勢

美國商務部宣布,對來自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及泰國的太陽能面板與電池徵收最高達 3,521% 的關稅。調查顯示,這些產品受惠於政府補貼並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傾銷。

📌 關鍵數據:

✅ 柬埔寨:最高 3,403.96%(CVD)+125.37%(AD)
✅ 馬來西亞:最高 168.8%(CVD)+81.24%(AD)
✅ 泰國:最高 799.55%(CVD)+202.9%(AD)
✅ 越南:最高 542.64%(CVD)+271.28%(AD)

⚡ 影響與市場反應:

✅ 美國太陽能股價應聲上漲(First Solar、Sunnova Energy、SolarEdge 等)
✅ 南亞製造商遭重擊,業者開始轉向印尼、寮國等地分散布局
✅ 美國本地模組價格預期每瓦上漲 0.10–0.15 美元

🔍 SolarBank(NASDAQ: SUUN)回應:

  • 目前並未從受影響國家進口太陽能面板

  • 正積極尋找中東、北美供應來源,降低風險

  • 預期電價上漲將緩衝專案收益影響

📣 SolarBank CEO Dr. Richard Lu 表示:
「SolarBank 已準備好以更本地化的供應鏈策略,抓住美國市場成長機會。」

📅 下一步觀察: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將於 5 月 20 日裁定是否正式延續關稅措施。


3.🇨🇦 加拿大證券管理局暫緩永續揭露規範制定 順應國際趨勢調整策略

加拿大證券管理局(CSA)宣布,將暫停推進強制性氣候揭露新規與多元性揭露修訂案,原因是希望支持市場與企業適應美國、歐盟近期在永續揭露上的重大變動。

📌 關鍵重點:

✅ 暫緩原訂基於ISSB標準的強制性氣候揭露規範
✅ 鼓勵企業自願參考加拿大永續揭露標準(CSSB)進行揭露
✅ 表示將持續觀察全球發展,未來數年內可能重新推進

⚠️ 環保與投資團體反對:

  • Environmental Defence Canada 批評,認為延遲氣候資訊揭露會削弱企業準備度、投資人資訊透明度與加拿大競爭力

  • 要求CSA應強化而非後退,確保市場具備完整氣候風險資訊

📣 CSA主席 Stan Magidson 表示:
「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快速變化,CSA將專注於提升加拿大市場競爭力、效率與韌性。」

📣 CSSB新任主席 Wendy Berman 表示:
「雖然監管策略會因應市場調整,但對高品質、可比性永續資訊的需求只會持續成長。」


4.🇺🇸 微軟再出手!購買 140 萬噸礦區復育造林碳權 推動碳負目標
 

微軟(Microsoft)宣布與自然解方公司 Living Carbon 簽署大規模碳移除協議,將購買來自美國退役礦區復育造林項目的 140 萬噸碳權。此舉進一步鞏固微軟邁向 2030 年碳負(Carbon Negative)承諾的重要步驟。

📌 協議重點:

✅ 來自阿帕拉契(Appalachian)地區 2.5 萬英畝退役礦區的復育造林
✅ 目標不僅為碳移除,亦改善土壤、水資源、促進生物多樣性並支持農村經濟
✅ Living Carbon 利用客製化選種與廣泛整地技術復甦退化土地

📣 Living Carbon 執行長 Maddie Hall 表示:
「退役礦地復育是美國最具規模與潛力的自然氣候解方之一。」

📣 微軟碳移除高層 Brian Marrs 表示:
「這類具針對性的自然碳移除計畫,能同時解決系統性挑戰並帶來生態正效益。」

📈 微軟碳移除進展概況:

  • 7 百萬噸碳權:與 Chestnut Carbon 簽約造林計畫

  • 3.5 百萬噸碳權:與 re.green 簽訂再造林協議

  • 1,000 萬噸以上:近期生物能源碳捕集與封存(BECCS)合約總量


5.🍏 蘋果宣布製造端碳排減半!距 2030 全面碳中和目標又進一步

蘋果公司(Apple)發布 2025 年環境進展報告,宣布自 2020 年以來,產品製造相關碳排放量已減少近 50%,達到 820 萬噸,較 2020 年的 1,610 萬噸大幅下降,並推進整體供應鏈碳排減量超過 60%,朝 2030 全面碳中和目標邁進。

📌 核心亮點:

✅ 製造端碳排四年減半,2024 年度減幅達 13%
✅ 供應鏈可再生能源使用容量達 18.9 GW,年增 15%
✅ 2024 年避免 2,180 萬噸碳排,額外透過能效提升減少 200 萬噸
✅ 全部蘋果設計電池採用 100% 回收鈷,磁鐵材料 99% 使用回收稀土元素
✅ 供應商「零廢棄計畫」轉向資源再利用,避免 60 萬噸垃圾掩埋
✅ 推出含 55% 回收材料的新款 MacBook Air

📣 蘋果環境政策副總裁 Lisa Jackson 表示:
「隨著 2030 年目標將近,挑戰也更艱鉅。我們以創新、合作與緊迫感來應對。」


Resource:ESG TODAY,Carbon Credit

TOP